工作原理差異
稀油集中潤滑系統通過油泵驅動潤滑油循環,經過濾、冷卻后定量輸送至摩擦點,形成單相流體動壓油膜。油氣潤滑系統則通過壓縮空氣與潤滑油混合,生成精細油滴并沿管道精準噴射,形成氣液兩相潤滑膜。前者依賴油循環實現散熱與潤滑,后者通過空氣動力強化冷卻與密封效果。
適用場景區分
稀油系統更適合中高速、溫度穩定的常規設備,如普通機床導軌或紡織機械軸承,其循環供油模式能滿足多潤滑點需求。油氣系統則針對高溫、重載、低速或水油侵蝕等極端工況設計,例如冶金軋機軸承、礦山鏈條或船舶推進軸,其氣液混合技術可有效應對復雜環境。
核心優劣勢對比
稀油系統初期投資低、散熱能力較強,但存在油泥處理需求,維護復雜度較高。油氣系統以零排放、低油耗為核心優勢,潤滑效能顯著提升,但初始成本較高。前者適合預算有限且維護資源充足的場景,后者在環保嚴苛或工況極端時更具長期經濟性。
選擇與搭配策略
若設備面臨高溫(>200℃)、重載(>50kN)或低速(<1m/s)挑戰,或需滿足食品、醫藥等行業的零污染要求,應優先選擇油氣潤滑。對于常規中高速設備,稀油系統憑借成本優勢與成熟技術更適用。復雜場景中,可混合搭配兩種系統,例如在軋機中同時采用油氣潤滑(軸承)與稀油潤滑(齒輪箱),以平衡性能與經濟性。